水晶何时有文字记载 水晶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。屈原在《九章》中写了“登昆仑兮食玉英”的故事:远古的时候,东海出了一位雨师叫赤松子,他曾“服水玉以教神农。”水玉是水晶的别称。赤松子服食水晶之后,成就了烈焰焚烧不坏之身,不久,升仙去了昆仑山,炎帝的小女儿也追随他而去。 考古发现水晶 这些年,考古工作者也在各地发现了大量的水晶遗存:在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乡的大贤庄旧石器时代遗址,就出土有数块水晶砾石刮削器。海州锦屏山桃花涧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水晶打制船底形石核,距今已有3万年左右。东海附近的战国时期古墓中,出土了精美的水晶杯、西汉晚期的水晶剑首等等。更有意思的是,考古家们在扬州甘泉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个放大镜,一片圆形水晶凸镜镶嵌在一个金圈内,能将物体放大5倍。 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”、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”,这两句诗,中国人耳熟能详。近年有学者考证说,诗中所说的“夜光杯”和“玉碗”也是用水晶制成的。 古代人用水晶作何用 唐代的时候,东海出了一位“其巧逾千古”的制造大师,叫马待封。后人说他是制造机器人的鼻祖。公元年前后,他曾两次进京,为武则天造机器人“十二辰车”和“木火通”,为唐明皇造“金银车”、为皇后制造能走出小木人的“梳妆台”,还制造了能自动斟酒的“酒山”。他还应该是水晶雕刻大师。在京的那些年,他用东海水晶为皇宫里的娘娘公主、达官贵人雕琢了不少水晶帘、水晶枕、水晶杯、水晶手环、水晶项链。杨贵妃头上的“金步摇”,据说也称“晶步摇”。想想看,“云鬓花颜”的杨贵妃,头顶金子托底的水晶饰品,一步一摇,一步一颤,摇摇颤颤,风摆杨柳,该是何等的妙曼与优雅。 清朝的时候,水晶受朝廷青睐。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海州知州卫哲治向乾隆帝进奉了一块极品水晶,令龙颜大悦。 随着水晶雕刻技术的日臻完善,水晶的应用领域也不断开拓。清朝康熙年间,有个叫孙云球的人,他第一个在中国利用水晶制作光学镜头,还用东海水晶打磨出远视镜片、近视镜片,并把凹凸两块镜片组合成望远镜。后来又相继造出放大镜、夕阳镜、多棱镜、显微镜和哈哈镜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8087.html |